雷敏艺术简历:1962年出生于广西198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居南宁1985年85新潮国际艺术巡回展珠海,深圳,日本2003年鸟鸟系列——雷敏油画个展上海顶层画廊2004年二人转——雷敏王喜波油画作品展上海顶层画廊2005年七夕——雷敏油画个展上海顶层画廊2005年精灵的吟唱——雷敏大幅油画作品展上海顶层画廊2007年来自东亚之风——第三回中日韩艺术巡回展上海顶层画廊日本韩国2007年雷敏新作展上海顶层画廊1962,,1985,,,2003-2007,5,,2007-,,,,画家手记---雷敏形象的男与女的荒谬组合一直是我图式中惯用的做法,无论从形态以及色彩的运用似乎都在暗示着性关系的双重性。这些人物不同的性方式形象化地给予画面一种意淫的错乱和苦闷,然而场景的超自然的错觉却又赋予画面一种不可思议的戏剧性特性,体现了一种对正在进行的仪式的感受。就像在萨满仪式中,一个化妆成女性的男子仿佛要摄入女性本体,并试图治愈有关性的伤病一样。我图式的母题----性(又名鸟鸟),迄今为止我再也找不出比鸟鸟更加适当的词来暗喻性的标题了,那种带有孩童般的语境,以及不伤大雅的行为意识,很像永无休止的唠唠叨叨的梦呓一般。它浓缩的象征具有更广泛、更真切的指涉,它成为一种亲密关系之下的暗示语言。一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创造的因素总是第一位的,我常常以一种逆反我的惯常的艺术感受来进行创作,我不想作品归平和、正统的一类,我并不是绘画圈内的人,但不是外行,所以我无所顾忌。虽然我的想象与技法远没有达到我所追求的效果,不过这仅仅是时间问题。图解运用语言,联系与含义沿着一条笨重的路线输送意象,而理想是绕过认识上的造作状态直接攻入客体生命的核心。在很大程度上作品是通过大脑向人们讲述一个漫长的讽刺故事。我的画面总是或多或少地掺和着幽默和漫画的气息。我从不打草图,而是让形象直接进入画面,如果在画一幅图时必须打草稿的话,我难以想象能否继续完成下去。在我看来,哪怕这一点点的重复都可能动摇我最初的动力。我是一个易变的人,一幅画从开始到完成,我真的说不清还有多少与原来的构想有相似之处,也或许是我对图形要求过于苛刻,经常做出的一种貌似颠覆性的举动,尽管多数情况下是徒劳的,但我依然坚持着这样的习性。